今年2月,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3月25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探索建设“珠三角无废试验区”的情况,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建设集工业旅游、科普教育和环保示范于一体的标杆式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面向公众开放。
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建设的远景目标是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和处置安全。
2019年4月,深圳市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全省探索了经验。为进一步扩大“无废城市”试点范围,在省级层面支持我省部分城市积极探索,《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设“珠三角无废试验区”,将珠三角所有城市纳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范围。同时,鼓励粤东西北各市同步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广东经验。
3年完成试点,完成六大任务
《工作方案》明确试点目标是:到2023年底,各试点城市在推行绿色工业、绿色生活、绿色农业,培育固体废物处置产业,推行固体废物多元共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主要农业废弃物有效利用。无废试验区协同机制初步建立,区域联动不断加强、合作更加广泛深入。
为实现试点目标,《工作方案》提出6项任务:
一是推行工业绿色生产,加快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在家电、建材、机械、汽车、电子信息、化工、纺织等行业创建一批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工厂;在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等重点行业推行以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为重点的清洁生产技术,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二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扩大可降解塑料产品应用范围;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分流办法,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与分类资源化处置体系。
三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推动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广“果沼畜”“菜沼畜”“茶沼畜”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种养循环的多种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奖励或使用者押金返还等制度。
四是加快设施建设,推动固体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匹配化。加快构建与固废产生和处置相匹配的收集、中转、贮存网络,将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及无害化处置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范围,保障设施用地。
五是完善机制体制,推动固体废物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充分运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处置环节信息化、可视化;健全危险废物风险管控机制。
六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相关技术与产业发展。推动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危险废物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危险废物快速鉴别、飞灰资源化等关键固体废物技术的研发集成与示范;落实现有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无废城市建设将对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处处长罗世衍表示,无废城市建设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垃圾是固体废物中主要组成部分,比如每年深圳大约产生700多万吨的生活垃圾,是除建筑废物以外,占比最大的部分。所以,无废城市建设,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十分关键。为此,《工作方案》也明确要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